要利用電腦作有效率的記錄、處理、及顯示中文內容,必先有中文輸入。歷年來已發展出多種可行的中文輸入技術:最早亦最流行的要算是鍵盤輸入,跟著是光學辨識輸入,後來發明了手寫辨識輸入,近來更發展出語音辨識輸入等等。明顯地,鍵盤輸入最經濟便宜,亦是最易在不同電腦平台實施的。
單就鍵盤輸入而言,途徑大致可分為5類:編號定碼、字音定碼、角形組碼、筆劃編碼、字根編碼。由此又再演變出多種輸入法:內碼、注音、倉頡、簡易、電碼、大易、行列、三角、拼音、五筆、快碼、九方、十易等等。新品種的出現似乎不會休止。
一技傍身, 終生受用:好比學會駕駛汽車。
自然輕鬆學會:因為倉頡輸入法是根據中文字的造字原理而發展出來的。
方便經濟:在芸芸輸入法之中,以倉頡最為通行。它是最早面世的輸入法(1978年)、發明人朱邦復先生更慷慨地把輸入法免費提供大眾使用,不收取任何版權費,所以各種電腦平台、或電子字典,皆樂於採用。
本章集中介紹倉頡及簡易兩種輸入法,兩者熟練後速度較快(平均約3.8 碼 1字,每分鐘可打上 70字),後者則較易學易用,但兩者的基礎相同。
朱邦復先生選出較流通的中文字﹝約13,000個﹞,研究它們的結構及組字原理,然後配合電腦處理的邏輯,及考慮標準鍵盤26個按鍵的限制,將不易再分離,並且使用頻率高的中文基本字形,依以下二個原則,歸納成24個代表字形,稱之為倉頡字母。
有完整意義,可獨立成字不易分解的文字。計有「日、月、金、木、水、火、土、人、心、手、口、卜」等12個。
不具完整意義,但屬中文字的基本筆劃及字形,可相互組合成字的字根。計有「竹、戈、十、大、中、一、弓、尸、廿、山、女、田」等12個。
哲理類 :代表了中國的象形文字,包括了大自然現象與傳統文化中的陰陽五行。包括「日、月、金、木、水、火、土 」等 7個字母。順列於鍵盤 A ~ G的位置。
筆劃類 :代表了中國文字基本筆劃﹝斜、點、交、叉、縱、橫、鉤﹞,無法單獨成字,必須和其他字形組合成字。包括「竹、戈、十、大、中、一、弓 」等 7個字母。順列於鍵盤 H ~ N的位置。
人身類 :人類以本身的器官象形表達思想意念、言語飲食等所有行為動作。 包括「人、心、手、口 」等 4個字母。順列於鍵盤 Q ~ R的位置。
字形類
:以
字形本身所象徵的形體﹝側、並、仰、妞、方、卜﹞,來
表示中國方塊
文字的特徵
。包括「尸、廿、山、女、田、卜
」等 6個字母。順列於鍵盤 S ~ Y的位置。
口訣與字碼 ﹝建議背默﹞
口訣 |
字碼 |
日、月、金、木、水、火、土 |
日、月、金、木、水、火、土 |
假設你在微軟中文視窗環境中,開啟了一個可輸入文字的程式,並將游標選定了位置 :
滑鼠選取
點選在工作列右下角的 ,會出現輸入法菜單,再點選切換成其他的輸入法,例如倉頡 、速成 等,視乎安裝的情況。
按左下方輸入法狀態 的 「半 」或「全 」,可切換全形/半形模式 。
鍵盤選取
Ctrl+Space 中文/英文切換模式
Ctrl+Shift 各類輸入法循環切換
Shift+Space 全形/半形切換模式
輸入中文字母時,應先查看﹝通常在﹞左下方是否出現輸入法狀態 ,然後直接輸入該倉頡 字母按鍵,所按字母都會在組字視窗中出現;再按Space鍵即可將該中文 字母顯示在螢幕游標位置上。
例:
手 按Space鍵出現 「手 」,並有綠字表,可按號選擇,或點選相關字詞。
日 按Space鍵出現黑字表﹝1. 日 2. 曰﹞,選1出「日」,選2出「曰」或點選重碼字。
試試看:
輸入中文字時,應先查看﹝通常在﹞左下方出現輸入法狀態 ,然後直接輸入該中文 字倉頡碼按鍵,再按Space鍵即可;該中文 字應已顯示在螢幕游標位置上。
如在輸入過程中,發現輸入錯誤,可按Backspace鍵修正或按Esc鍵取消。
如在輸入過程中,電腦發現並無此字,會以灰色蓋上組字方塊表示 ,你可按新碼再重新輸入。
例:
日日 按Space鍵出現黑字表﹝1. 昌 2. 昍﹞,選1出 「昌 」,選2出 「昍 」
月月 按Space鍵直接出現 「朋 」
炎 明 天 如 果
試試看:
要事半功倍,必先養成「純熟指法、正確坐姿」!
要有純熟指法,必先熟記鍵盤字碼位置及手指位置。
兩手八個指頭放在基準鍵﹝Home Key = ADSF JKL;﹞的位置上,食指感覺鍵上那微凸橫條以辨方位,手掌懸空按下。
敲打時,如蜻蜓點水,打完立即歸位;其他手指保持不動。
姿勢正直,眼睛注視稿件,並運用正確指法,憑記憶及觸覺,敲打每一個按鍵,而不用看鍵盤和螢幕;就如駕車祗看路面不看軑盤。
請輸入以下的倉頡原字母:"
心 山 戈 人 手 口 水 田
竹 大 十 中 竹 十 大 中
戈 竹 土 火 心 手 口 尸
土 火 日 木 尸 弓 月 一 女 金
廿 女 月 竹 木 廿 山 女 田 戈
日 月 金 木 水 手 田 水 廿 口
卜 山 戈 人 心 日 尸 木 火 土
土 戈 中 金 十 水 木 金 月 日
日 一 弓 人 心 大 中 一 弓 人
從中文字的特性來看,中文字是圖形文字,圖形主要以視覺、 直觀來辨識。請試輸入以下文字,體會一下簡單的組字方法。
日 月 金 木 水 土 竹 戈 十 大 中 一 弓
人 心 手 口 尸 廿 山 女 田 卜
昌 朋 林 沝 炎 圭 明 杳 汨 淦 沐 炅 肚 杜 灶
戔 廾 串 二 早 針 戎 汁 未 沖 旦 且 本 王 干 天 夷
休 伙 什 矢 仲 伐 志 忠 忡 找 呆 杏 吐 吉 古 扣
出 井 卞 尿 昔 卉 甘 戒 芯 崟 汕 仙 汝 如
胃 果 東 朴 主 釙 占 上 下
晶 鑫 森 焱 垚 鈤 鈅 杲 炙 鈥 三 旲 汏 沁 仕 鈿 苗 思
品 唱 倡 娼 棚 崩 堋 桂 娃 佳 箋 錢 淺 淋 焚 婪 啖 淡
卡 屈 倔 掘 畾 儡 櫑 壘 萌 昊 但 旱 保 咻 枉 汪 旺 筏 埋 理
枯 姑 估 合 拾 恰 洽 哈 答 或 域 淢 串 患 坦 垣 全 栓 淋 湖 汗
苦 單 笨 占 卦 掛 佔 茶 找 來 夾 桌 竿 竺 余 汪 草
試試看:
速成輸入法 是簡化了的倉頡輸入法,只需輸入倉頡的首尾碼即可;好處是輸入者毋須強記拆碼的方法;壞處當然是重碼率高,需要輸入者用眼選擇,所以速度不會快。
速成輸入法 除了在輸入法切換時可選用外,亦可在倉頡輸入法中使用。方法是在首尾碼中加上*號;例如「櫑」可用「木*田」選出。試試看!
所謂全形/半形,指輸入英文或數字時,使用或不使用中文的字形顯示,全形字字形較大(佔2Bytes)及不能用半形字查詢 。
如果要在中文輸入法下,暫時輸入小量英文的話,可按輸入法狀態 上的「倉」或「速」,以轉成「A」的狀態,就可打出英文。
當啟動任何中文輸入法時, 點上輸入法狀態 ,再 按右鼠鍵 ,即可開關「螢幕小 鍵盤」、暫時開關「標點符號」、或「內容」。
當啟動任何中文輸入法時,左旁會同時出現 ,
點選這圖示可「關閉輸入法」、開啟螢幕小
鍵盤」、或「顯示輸入法狀態」。
不論在輸入法狀態 或 上,點選右鼠鍵的「內容」或「改變輸入法選項」,都會顯示同一輸入法對話方塊。
「查詢組字字根」提供列下所選的輸入法的組字字根,以供參考;例如在倉頡下,不諳某字的拆法,要借用簡易打出該字,但又想在打出後顯示該字的倉頡碼,以供將來再打時參考之用。
「不使用浮動組字視窗」,是意指使用固定組字視窗,貼在輸入法狀態旁的長條。
「相關字詞功能」選項開關綠色的相關字詞表。
當選上 時,點選右鼠鍵的「內容」,會顯示出鍵盤內容對話方塊。在「語系」頁籤上:
「安裝的語系及配置」列出現有的鍵盤安排種類,可隨時新增或移除,其內容選項會開出與前點相同的對話方塊。(新增中文輸入法亦可在控制台的「輸入法」 裡進行。)
「設成預設值」制定出那個鍵盤安排種類為預設的。譬如設定為倉頡時,則下次開機時鍵盤自動出現倉頡輸入法;但通常選 English。
「切換語系」是選定該功能的快速鍵。
「啟動工作列上的提示」,是指右下角工作列是否有 。
倉頡的取碼方法與我們日常書寫中文字的方法有少許出入,但大致依「由上而下、由左而右、由外而內」的走向分類。
上下型:
上 下 占 古 圭 炎 杏 旦 早 昌 串 忠 二 干 天 王 合 余 呆 胃 車 芯 出 或 苦 思 屈 箋 果 里
左右型:
明 灶 朋 吐 肚 杜 針 林 釦 針 鈿 沖 汁 淋 伐 仙 伙 仲 什 休 找 扣 如
外內型:
因 囚 困 固 回
﹝註:「田」內有物,「口」內無物﹞
並列型﹝意指上下、左右、內外並列的文字,絕大部分中文字都屬於此型﹞:
依直覺「由上而下」折解
恩
晶 恕 鑫 單 森 箇 淼 壘 焱 筏 品
依直覺「由左而右」折解
儡 捐 仁 但 姑 保 桂 淡 唱 汪
依直覺「由外而內」折解
國
平行型﹝意指字型結構仍由上而下,但沒法分出高低上下的,則依「由左而右」先折解,再依序取碼﹞:
坐 銼
試試看:
繁複的字型,例如「轟」字,取碼多至 9碼﹝十田十十田十十田十﹞,並不經濟有效。為了簡化拆字,規定取碼上限:
連體字:字型不可明顯分割者,最多取 4碼。例如 亞、片、韭
試試看:
分體字:字型可明顯分割者 ─ 上下、左右、外內;最多取 5碼
字首最多取 2碼,字身最多取 3碼。
如果字首1碼全取,餘碼棄用不轉借﹝予字身﹞;字身的餘碼亦然。
如果字首1碼不能全取,則取 首尾 2碼;字身則取 首次尾 3碼。簡稱取碼 2-3法。
試試看:
割字時以最完整處為先,例如「智」字應先分上下,再在上半部分左右。
如果字身可再分體,則稱為次字首及次字身;取碼 2-2-1法﹝或取碼 2-1-2法,與取碼 2-3法相同結果﹞。
試試看:
倉頡拆碼流程圖
認識流程圖的目的,並不是要求學習者強記其中的邏輯,主要是明白到拆碼方法的完整性及系統性;絕大多數的字都是有理可遁的,只要多加練習就能運熟如流。
輔助字形的由來 ─ 在使用倉頡輸入法時,有些字體,可以很容易分解。但大部分的中文字,並不容易完全分解成倉頡字碼。有見及此,倉頡於是提供七十多個輔助字形,做為輔助之用,以拼出更多的中文字來。
倉頡輸入法主要以“形”來分解中文字,就像玩拼圖遊戲般,逐部分分解出來,例如:
與原字母之形狀類似或以其形狀變化而來
字根的表面徵狀與字母的意義相同
字形為原字母的部分形狀、延伸、歸類
輔助字形不能單獨成字,一定要和其他輔助字形或原字母組合。如所需的字恰巧和輔助字形相似,就需要將字拆開如「工」字不能單用「一」的輔助字形來代表,要用「一中一」三個碼來代表。還有如「又」、「士」、「小」等。
輔助字形表
哲理類
倉頡字母 |
按鍵 |
輔助字形 |
說明 |
字例 |
日 |
A |
曰 |
由“日”壓扁 |
早 桌 |
|
將“日”轉 90°度 |
晚 巴 |
||
月 |
B |
冂 |
取“月”字外形 |
周 雨 |
冖 |
將“冂”壓扁 |
沉 軍 |
||
|
將“月”順時針旋轉 45° |
亙 祭 |
||
|
剔除“月”的右鈎,再順時針旋轉 90° |
爭 豹 |
||
金 |
C |
|
取“金”下部兩筆 |
弟 丫 |
八 |
將“”反轉 |
分 公 |
||
|
取“八”之變形 |
匹 述 |
||
木 |
D |
|
“木”的部分加鉤 |
好 寸 |
|
將“”逆時針旋轉 90° |
也 皮 |
||
水 |
E |
|
“水”作偏旁 |
浸 河 |
水 |
“水”的類似形 |
永 泉 |
||
又 |
“水”的左右形重疊 |
支 各 |
||
火 |
F |
|
取“火”的上半形 |
光 半 |
小 |
將“”反轉 |
不 你 |
||
|
將“火”壓扁 |
羔 煎 |
||
土 |
G |
士 |
“土”的變形 |
吉 仕 |
|
“土”作偏旁 |
增 理 |
字形類
倉頡字母 |
按鍵 |
輔助字形 |
說明 |
字例 |
竹 |
H |
ノ |
取斜的定義(由右上往左下)45° |
乃 少 |
ㄏ |
“ノ”的連筆 |
斤 后 |
||
戈 |
I |
丶 |
取點的定義 |
丸 凋 |
厶 |
字形特徵為點 |
去 允 |
||
广 |
字形特徵為點 |
庫 床 |
||
十 |
J |
宀 |
“十”的歸類 |
宇 字 |
大 |
K |
乂 |
取叉的定義 |
文 凶 |
ナ |
“大”的部分形 |
有 力 |
||
疒 |
“ナ”的歸類 |
疾 疼 |
||
中 |
L |
丿丨 |
取縱的定義 |
工 川 |
|
“丨”的變形 |
被 初 |
||
|
由“中”變形而成,同樣具有縱的特質(中間那一筆),此字型很有特色,易看出 |
書 唐 |
||
一 |
M |
|
“一”的變形(由左下往右上) |
刁 凍 |
工 |
“一”的變形 |
巫 功 |
||
厂 |
“一”的變形。注意,與“竹”的輔助字形“ㄏ”有所不同,厂的頂是平的,ㄏ的頂是斜的 |
原岸 |
||
|
“厂”的變形 |
石 元 |
||
弓 |
N |
亅 |
取勾的定義 |
丁 行 |
|
將“亅”轉 90°度而成 |
子 之 |
||
乙 |
“”的延伸 |
九 乞 |
||
|
“”的變形,左右邊一長一短 |
夕 欠 |
人身類
倉頡字母 |
按鍵 |
輔助字形 |
說明 |
字例 |
人 |
O |
|
“人”作偏旁 |
伙 休 |
|
“”的變形 |
每 乞 |
||
|
將“人”壓扁 |
今 全 |
||
|
縮短“人”的左邊,注意並不連合 |
兆 象 |
||
|
“人”的右邊 |
入 之 |
||
心 |
P |
|
“心”作偏旁 |
快 愧 |
|
“心”反勾向左 |
忝 恭 |
||
|
“心”反勾向左後,再剔除右兩點 |
句 象 |
||
匕 |
“心”剔除外兩點 |
旨 北 |
||
七 |
“匕”的延伸 |
世 屯 |
||
|
“七”的變形 |
氏 民 |
||
手 |
Q |
|
“手”作偏旁 |
扶 抗 |
|
“手”的變形 |
生 青 |
||
|
“”的變形 |
夫 看 |
||
ヰ |
“”的變形 |
年 偉 |
||
口 |
R |
口 |
無輔助字形,框內無筆劃 |
咕 足 |
筆劃類
倉頡字母 |
按鍵 |
輔助字形 |
說明 |
字例 |
尸 |
S |
|
取側的定義 |
巨 已 |
匚 |
取側的定義 |
巨 匠 |
||
|
“匚”的變形,一長一短 |
力 局 |
||
|
“匚”的變形 |
長 耳 |
||
廿 |
T |
廾 |
取並的定義 |
草 卉 |
|
“廿”的延伸 |
昔 |
||
|
“”的變形 |
並 前 |
||
|
“”的變形 |
並 皿 |
||
|
“”的變形 |
虛 聯 |
||
山 |
U |
凵 |
取仰的定義 |
凶 函 |
|
“凵”的變形,一高一低 |
已 孔 |
||
|
“山”的延伸 |
逆 朔 |
||
女 |
V |
ㄑ |
取紐的定義 |
巡 糸 |
|
“ㄑ”的變形 |
亡 盲 |
||
レ |
“ㄑ”的變形 |
以 氏 |
||
|
“レ”的歸類 |
衣 袁 |
||
田 |
W |
口 |
取方的定義,框內有筆劃 |
因 曲 |
|
“口”的延伸 |
母 海 |
||
卜 |
Y |
|
“卜”的變形 |
正 占 |
|
“卜”逆時針旋轉 90° |
言 文 |
||
|
“卜”的變形 |
斗 冬 |
||
|
“卜”的歸類 |
進 這 |
精簡原則
當一字有多種取碼的可能時,以碼數最少為正確。簡而言之,即取碼數越少越好。
字例 |
正確取碼 |
錯誤取碼 |
兀 |
一 山 |
一 竹 山 |
安 |
十 女 |
戈 月 女 |
典 |
廿 月 金 |
廿 月 一 金 |
完整(先繁後簡)原則
當拆某字時取碼數若相等,先取較繁複之字形。
字例 |
正確取碼 |
錯誤取碼 |
民 |
口 女 心 |
尸 女 心 |
夫 |
手 人 |
十 大 |
巳 |
口 山 |
尸 山 |
字形特徵原則
保持原字形之特徵,儘量在相連或重疊的同一直線取碼,避免在轉角處分割。
字例 |
正確取碼 |
錯誤取碼 |
力 |
大 尸 |
大 弓 |
吏 |
十 中 大 |
十 日 大 |
永 |
戈 弓 水 |
戈 一 水 |
申 |
中 田 中 |
中 日 |
省略原則
部分省略 - 就是依取碼規則中提到的字首、字身,不取之碼則自動省略。
包含省略 - 必須省略時,先省略包含在內之字形。為求視覺上辨識以及取碼的方便,如果取碼時只剩一碼可取,且最後一個字形被三面或四面包圍時,我們將先省略被包含的字形,僅取在外的字碼。
字例 |
倉頡取碼 |
省略 |
軒 |
十 十一 十 |
字首部 |
蜂 |
中 戈 竹 水 十 |
字身部分 |
誇 |
卜 口 大 一 尸 |
字首及字身部分 |
亂 |
月 月 山 |
字首包含 |
盈 |
弓 尸 月 廿 |
字首包含 |
船 |
竹 卜 金 口 |
字首包含 |
渴 |
水 日 心 女 |
字身包含 |
移 |
竹 大 弓 戈 弓 |
字身包含 |
甚 |
廿 一 一 女 |
字身包含 |
酒 |
水 一 金 田 |
字身包含 |
藏 |
廿 戈 一 尸 |
字身包含 |
鹼 |
卜 田 人 一 人 |
字首包含、字身部分 |
甄 |
一 土 一 女 弓 |
字首部分、字身包含 |
試試看:
下面列舉了一些在取碼時需要注意的事項。
口 |
框內無字,方框大小和取碼無關 |
例:呂,哈,咕 |
田 |
框內有字 |
例:因,母,圓 |
十 (十) |
正交筆劃 |
例:直,毋,訊 |
ナ (大) |
鈄交筆劃 |
例:有,右,灰 |
丿(中) |
由上而下,較長身 |
例:片,順,非,亦 |
ノ(竹) |
由右上向左下,較短身 |
例:允,禾,兒,學 |
(一) |
由左下向右上 |
例:刁,冰,羽,孑 |
(金) |
字形較少,尾端不勾 |
例:四,匹,酉 |
儿(竹山) |
字形較大,尾端有勾,無連頂 |
例:克,免,禿 |
几 (竹弓) |
字形較大,尾端有勾,有連頂 |
例:處,凱,杭 |
(竹水) |
根據字典的正寫作準 |
例:冬,俊,路 |
(人大) |
例:條,攻,政 |
亠(卜) |
點橫 |
例:育,充,亥 |
广(戈) |
點橫縱 |
例:麻,庭,麾 |
厂(一) |
橫縱 |
例:仄,厊,厏 |
ㄏ(竹) |
鈄縱 |
例:斤,后,質 |
疒(大) |
點橫縱點點 |
例:病,疚,疾 |
(卜) |
根據字典的正寫作準 |
例:迴,這,逸 |
廴 (弓大) |
例:建,延,廷 |
匚 (尸) |
有頂 |
例:巨,匡,臣 |
レ (女) |
無勾,兩轉向 |
例:陋,叫,糸 |
(山) |
有勾,三轉向 |
例:孔,耽,巴 |
匕 (心) |
有勾有鈄(或橫) |
例:北,庇,此 |
(心) |
無點 |
例:昏,祇,氓 |
弋 (戈心) |
有點 |
例:代,試,抿 |
戈 |
原字母 |
例:伐,戊,我 |
(卜) |
根據字典的正寫作準 |
例:冬,斗,寒 |
(戈一) |
例:冰,次,凝 |
ㄑ(女) |
轉向相連 |
例:災,徑,巡 |
(人) |
兩筆獨立 |
例:家,豕,兆 |
冖(月) |
左右邊同長短 |
例:軍,冥,帚 |
宀(十) |
上有一點 |
例:宜,定,安 |
(弓) |
左右邊一長一短 |
例:欠,魚,角 |
「元」、「己」及「光」的尾形很明顯為「」形。但當這些字作為字首時,如「頑」、「改」及「輝」等,尾形則成了「レ」形。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仍取「」而非「レ」。
有一些漢字字形特殊,取碼時容易產生混淆,故倉頡另立一類「例外字」,不受取碼規則限制;分別為「複合字」、「難字」及「特殊字」。
複合字
在倉頡碼中有 9個複合字,這些字無論他是單獨出現,或是與其他字形合併同時出現,也無論任意組合的位置,我們都只取首、尾兩碼。
複合字
|
倉頡碼
|
字例
|
門
|
日弓
|
間,蘭,捫,閒
|
目
|
月山
|
睛,冒,具,負
|
鬼
|
竹戈
|
魁,魂,魔,魏
|
鬥
|
中弓
|
鬩,鬮,鬧,鬨
|
虍
|
卜心
|
虎,虞,虛,號
|
隹
|
人土
|
集,雞,難,雄
|
|
女戈
|
幾,機,畿,饑
|
阝
|
弓中 |
陳,阿,邵,阮
|
|
卜口 |
嬴,瀛,羸,贏 |
複合字產生的理由
門、目、鬼、鬥、隹、虍、阝、、等七個字形,是字典上極常用的部首,與其他字形的組合機率相當高,為了簡便且避免取碼、重複等困擾,固定以首尾二碼取之。
“”在字形結構上是整體而且是不可分割的,故以“ㄑ戈”兩碼代表。
嬴、羸、贏等字形,如果以倉頡輸入原則來取碼的話應該以“亡”字為首,故所有上述的字形取碼皆應為“卜女口月弓”但如此的話,每個字都會重複用同一組字碼,失去了輸入法減少重複字的意義,所以用了“ ”字為字首,來避免取碼的重複。
複合字中的首、尾碼取碼方式中,以“目”的解釋較為人所不理解。“目”字之所以不取“月一”的原因有以下二種:
保持字的特徵原則:即相鄰兩字形的分割點在同一直線上。
避免重複:“月一”已有“且”及“肛”二字使用,故要避免同碼。
定義字首 - 另有一些字形在處於字首位置時,亦有類似情況:因字典上慣用,或為求方便取碼,或因字形與其他部分呈上下分離狀況(當作分體字)。但如獨立成字,仍需要取足全碼。
定義字首 |
倉頡碼
|
字例 |
風 |
竹弓 |
颱,颲,颶 |
癶 |
弓人 |
發,癸,凳 |
气 |
人弓 |
氣,氮,氧 |
麻 |
戈木 |
麾,麼,魔 |
|
卜竹 |
產,彥,諺 |
|
竹月 |
學,覺,鱟 |
免 |
弓山 |
兔 |
難字
難字指難取碼的字,因其筆劃煩瑣,取碼較困難,故規定不易取之部分以「難」字(X)鍵代替。
首尾碼易取,而中間部分難取者:
字例 |
取碼 |
例字 |
取碼 |
|
|
姊 |
女中難竹 |
身 |
竹難竹 |
鯓 |
弓火竹難竹 |
鹿 |
戈難心 |
轆 |
十十戈難心 |
兼 |
廿難金 |
賺 |
月金廿難金 |
廌 |
戈難火 |
薦 |
廿戈難火 |
龜 |
弓難山 |
鬮 |
中弓弓難山 |
黽 |
口難山 |
蠅 |
中戈口難山 |
|
|
淵 |
水中難中 |
慶 |
戈難山 |
|
|
首碼易取,而中間部分及尾碼難取者:
字例 |
取碼 |
例字 |
取碼 |
臼 |
竹難 |
舅 |
竹難田大尸 |
肅 |
中難 |
繡 |
女火中難 |
齊 |
卜難 |
劑 |
卜難中弓 |
卍 |
弓難 |
|
|
特別歸類:「臼」和「」在字形上很接近,所以同用“竹難”取碼:
例字 |
取碼 |
例字 |
取碼 |
興 |
竹難月金 |
插 |
手竹十難 |
與 |
竹難卜金 |
輿 |
竹難十金 |
嫂 |
女竹難水 |
嶼 |
山竹難金 |
盥 |
竹難月廿 |
|
|
特殊字
凡「大」、「木」、「火」3字形與其它字形重疊成字時,不須分割,應先取前述的字形,然後再取重疊其上之字形碼。
字例 |
取碼 |
本 |
木一 |
未 |
十木 |
末 |
木十 |
夷 |
大弓 |
東 |
木田 |
速 |
卜木中 |
券 |
火手尸竹 |
簡單拼字
明朋炎晶白 森針怛太朋 沽困三汨了 杳回卡末鈾
答下尿術汝 戎未士借丁 品革果占胡 忠志或叵找
居出拿侶甘 申某引旺如 串拙崩姑娃 咄沃汗禾胛
斗枝淡史弗 早戶埋估芯 犬畦妹
試試看:
輔助字形
匕工又士廾乙八七小儿
組合字形
丑涼湘芬加
作頡是孔台 書他你坤忘 然杰乞和原 仍照習技學
頭灶龍羽碼
拜花同受區 的這個喬僑 峰輸還國慧
盒徵輕條順
滌修喬僑
非沈赤亦兇 充允千毛生 禾刁牛羽午 冰西兄船兇
匹凡禿風修 冬復故巴九 孔屯北耽庇 送廷建過半
改以己似頑 昏祇代試伐 戊育斤病麻 疚后仄崖市
次寒斗冰凝 家災豕徑宜 帚久魚榻尹 刃切功脅飛
試試看:
例外字 - 學習者宜將錯字記錄起來反覆練習。
龜 卍 廌 淵 鬮 簫 蠅 塵 兒 謙 牬 薦 射 簾 舅
謝 賺 興 繩 齋 舊 斟 醫 毓 總 夠 麵 礫 遇 傻
滿 搬 醬 腐 蝦 慨 敵 尊 瑙 蔑 鄒 懈 遍 敲 產
爬 釜 壆 幾 靨 歷 氣 登 發 耆 索 麝
學習者如有意提升倉頡輸入的能力,可練習各類文章計時輸入,或試玩倉頡遊戲,以增加效率。
倉頡輸入法並非完美無瑕,但就解決中文輸入電腦的難題來說,可算稱職。如需要進一步提升輸入能力,可選用其他的輸入法,但要注意版本相容的問題,例如某一輸入法可能在視窗95上運行無誤,而在視窗98上卻無法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