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date: 2022-07-17 | Post: 2022-05-02

Code 39 又稱為Code 3 of 9, USS Code 39, Code 3/9, USD-3, Alpha 39 及 Type 39,是一款可變長度的條碼。發表於 1974 年,由美國 Intermec 公司的 Dr. David Allais 及 Ray Stevens 一同開發。

Code 39 可使用43個字元,包括大階A至Z,0至9,及符號((-, ., $, /, +, %, 及空位),所以可以記錄較複雜的內容。在 Code 39 條碼面世前,條碼只能記錄數字,而 Code 39 可以支援英文字母,所以 Code 39 在當時是劃時代的新科技,應用較以往的條碼更廣泛。常見使用於工業,商業及醫療行業裏。例如,在香港公立醫院的賬單,電費單,水費單,差餉單,電話費單等,都是使用 Code 39 條碼的。

相關網頁 : 線上條碼產生器 Online Barcode Generator

Code 39 支援的字元

大寫英文字母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數字  1 2 3 4 5 6 7 8 9 0  
符號  - . $ / + % 空位(space) 
開始及結束 

Code 39 條碼具有以下特性:

1.  條碼的長度沒有限制,可隨著需求作彈性調整。但在規劃條碼長度時,應考慮條碼掃瞄器所能掃瞄的闊度,避免因條碼太長而難以掃瞄。

2.  開始和結束必須是 * 號。星號在 Code 39 中代表開始和終結。如沒有加上星號,條碼是不能掃描的。星號只是用作讓條碼掃描器明白從那裏開始掃描和在那裏結束掃描,掃描出來的內容是沒有星號的。

3.  允許條碼掃瞄器進行雙向的掃瞄。

4.  Code 39 條碼具有自我檢查能力,故檢查碼可有可無,不一定要設定。

5.  條碼佔用的空間較大。

6.  可表示的資料包含有: 0~9 的數位, A~Z 的英文字母,以及“+”、“-”、“*”、“/”、“%”、“$”、“.”等特殊符號,再加上空白字元“ ” ,共計 43 組編碼

Code 39 的基本結構

Code 39 的每一個字元都由9個條(bar)所組成,這9個條必定包含5個黑條及4個白條,其中3個為粗條,其餘6個為幼條。因為所有字元都必定由9個條所組成,而當中必定有3條粗條,所以取名為Code 3 of 9。

下圖以 A 字為例, 可見Code 39 的字元是如何由9個條來組成. (包括白條和黑條, 有粗幼)

sturcture of code 39 barcode

按這個原理,就能以9個條來組合出其他不同的字元。

而在字元與字元之間就插入一個不具任何意義的空白(白幼條)來分隔開。

Code 39 的開始和結尾各以 * 號來標示。

標準的 39 碼是由起始安全空間、起始碼、資料碼、可忽略不計的檢查碼、終止安全空間及終止碼所構成。開始及結尾習慣會加上星號。

Code 39 條碼可雙向掃瞄,即180度反轉了仍能正確掃瞄。

它的最大優點是碼數沒有強制的限定,可自由決定長度. 檢查碼則可忽略不計。

工具

連結

條碼標籤印刷 Bar code label printing

Bar Code Generator

QR Code Gener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