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date: 2022-04-17 | Post: 2022-04-17
European Article Number Barcode (EAN-13, EAN-8) Barcode
EAN 條碼是使用於零售商品上的條碼。即是印刷在商品包裝上,於付款時會掃描的那個條碼,那就是 EAN 條碼。如你的產品會於一般的零售店舖出售,如超級巿場,便利店等,就應該使用 EAN 條碼。
EAN 的全名為歐洲商品編碼 (European Article Number),於1977 年開始使用,從名字上可知道是起源於歐洲的條碼系統。因能大大加快買賣過程的速度,及使用方便,所以被引進到了不同國家使用。
現在,EAN條碼已成為全世界最廣泛應用於零售商品用的條碼,一般消費商品都是使用EAN條碼的。
八十年代初, EAN系統開始被引進到香港,台灣和中國大陸,直到現在仍然在使用中。
- EAN-13 條碼由13個數字組成
- 使用在零售商品上
- 這是我們印刷的EAN-13條碼貼紙
EAN-13作為零售商品用的條碼,在系統的設計上,每款貨物都有一個獨一的編號,以便識別。
例如: A品牌的300ml盒裝牛奶,跟B品牌的250ml盒裝牛奶會有不同的條碼編號,以作識別。同一個條碼號碼,不會用在兩款不同的產品上。
不過,同一品牌的同一款產品,則共用一個條碼編號。即一款貨品一個條碼編號。例如: 全部A品牌的300ml盒裝牛奶都共用同一條碼。
所以EAN條碼是不能追踪個別產品的,如要追踪個別產品,就每一個產品都需要一個獨一的編號,稱作序號(serial number)。但這跟EAN-13條碼無關,是另外一種條碼系統。
EAN條碼適用於亞洲(如香港,中國大陸,台灣,新加坡,日本,韓國等),歐洲,南美洲及澳洲等地方。
從前,北美洲的美國和加拿大是使用UPC條碼系統的。UPC是一個跟EAN相似的系統,兩者都是使用在零售商品上的。但自2002年開始,美國和加拿大都加入了 EAN組織,開始使用EAN條碼系統。所以在美國和加拿大是EAN和UPC條碼系統共用的。如果你有產品要出口到美加,可以使用EAN或UPC條碼。
在日本,她都是使用EAN條碼的,但改了另一個名稱,稱作JAN (Japanese Article Number),其實都是EAN系統來的。
工具
EAN條碼的分類
EAN 主要分為兩種: EAN-13 和 EAN-8。
簡單來說, EAN 13 包含 13 位數字,面積較大;而EAN 8 則只含 8 位數字,所以面積較細。EAN-8 適合面積較細小的商品。不過,隨著印刷技術和條碼掃描器性能的提升,EAN-8 已很少見,一般只會見到 EAN 13 條碼。
分配EAN條碼號碼
因EAN條碼號碼在理論上是不應重覆使用的,所以要統一分配。而負責分配的組織叫GS1
GS1原本的名稱是國際商品條碼協會(International Article Numbering Association),後來改稱為GS1。
在不同國家或地區都有當地的GS1。例如香港,中國大陸和台灣,都有各自獨立的GS1機構,互不從屬。
GS1之後也把EAN改稱為GTIN。例如: EAN-13改稱為GTIN-13、EAN-8改稱為GTIN-8。所以其實EAN-13和GTIN-13是同一樣東西來的。因EAN已為採用多年,成為世界性的條碼,所以很多人仍舊使用EAN的簡稱。
獲得EAN號碼
你可以香港GS1或大陸GS1申請,又或向其他地區的GS1申請都可以,詳情看當地GS1的要求。各GS1收費各有不同,可以相差好幾倍價錢,詳情請自行向各地區的 GS1查詢。
在中國大陸申請EAN條碼
在中國大陸, 負責分配 EAN 條碼的官方機構是「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連結:中国物品編碼中心
EAN-13所顯示的地區
EAN-13開頭的三個數字是顯示條碼號碼申請地區的。
這稱為Prefix,可譯作「前綴碼」。其實際作用等同地區碼。
這是指申請條碼的所屬地區,但並不是指是生產地。也不是產地來源 (Country of Origin) 的證明。例如:香港的地區碼是489,如香港商人在大陸設廠生產產品,但在香港申請條碼。雖然產地是中國大陸,但產品仍然可以使用香港的地區碼的條碼。
所以用條碼開首的號碼來分辨產地是不可行的。
因應食品安全的問題,網上曾流傳凡是條碼開首為690-695的食物,即是於大陸生產的。這是不正確的,條碼開首為690-695的產品只是指在大陸申請條碼,不是 產地。很多在外國生產,但進口到大陸的食物,因由大陸公司進口,也會以690-695為條碼開首,反之亦然。
很多在中國生產,但出口到外地的食物,卻不使用690-695為開首。例如,很多從大陸出口到日本的食物,包裝上的條碼的開首是450的,即是日本的地區碼。所以如果到超市,專買450開首的食物,以為是日本食物就錯了。日本年輕人都不願意務農,大部份食物都是進口的,特別是從中國進口,如果不是特別貴的食物,很大可能不是日本生產的。
一些常見的EAN-13地區的碼號
香港:489
中國大陸:690-695
台灣:471
日本:450-459, 490-499
EAN-13條碼的符號結構

由左至右,包括了左側空白區,分隔線,左側數據,中間分隔線,右側數據,檢查碼,分隔線,右側空白區。
條碼長度固定,含13位數字,由 0-9 組成,不含英文字母。
首3位數字是顯示條碼號碼申請地區的區碼(不是指生產地)
4-12 位為貨物編碼
最後1位數字是檢查碼 (check digit),用以檢查全組號碼是否正確,以避免錯誤掃描資料。
條碼可由左至右或由右至左雙向掃描,一百八十度反轉了條碼也能掃描。
左,中,右有較長的分隔線,以便讓肉眼分別出 EAN 條碼。
左右兩側要有留白的安全空間
世界通用

EAN-13 條碼的符號結構
EAN-13 條碼
EAN-13 條碼
EAN-13 條碼
EAN 檢查碼, EAN Check Digit
- EAN 條碼的最後一個數字,即第十三個數字是檢查碼。
- 檢查碼是由特定的數學方程式來計算。
- 檢查碼不能自訂
- 檢查碼必須存在,不能除去。
工具
EAN 條碼標籤印刷
EAN 條碼本身不能儲存貨物資料,條碼本身只是一條鎖匙。
連結